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4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922篇
林业   94篇
农学   539篇
基础科学   877篇
  1437篇
综合类   3142篇
农作物   10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978篇
植物保护   63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417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601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春茬番茄的穴盘育苗基质,并明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提高育苗基质的标准化,推动育苗技术精准控制的标准化进程,选取了北京地区各大育苗场常用的3种商品基质和6种以草炭、蛭石、珍珠岩为主要原料复配的自配基质,用于番茄穴盘集约化育苗,分析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及育苗效果。结果表明:A3处理(北京绿穑生物商品基质)番茄幼苗茎粗最大,较CK(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3∶1∶1)增加13.1%,根冠比和壮苗指数也均最大,分别为0.132和0.069,A5处理(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按3∶1∶1混合,每穴添加1 g基质伴侣)仅次于A3处理,两处理春季育苗效果好,建议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为加快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西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实现设施蔬菜增产增效,以江西省乐平、永丰、高安、崇仁、瑞金和樟树等6个农业大县(市)为例,分析了江西省设施蔬菜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科学把握发展方向、积极壮大投资主体等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当地设施蔬菜发展提供新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43.
夹茎式番茄钵苗取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避免取苗机构在夹取钵苗过程中对钵体与根系造成损伤,该研究针对夹茎取苗方式,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以及凸轮摆杆机构的夹茎式番茄钵苗取苗机构。依据二阶椭圆齿轮传动特性与机构工作原理,建立机构运动学理论模型,并对凸轮轮廓曲线进行设计,结合番茄钵苗取苗作业要求及机构特点,基于MATLAB软件开发机构分析软件对机构参数进行优化,并进一步分析优化后取苗轨迹与凸轮各工作段的对应位置关系,建立了夹茎式取苗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取苗机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机构参数优化结果及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试制取苗机构物理样机开展高速摄影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实际工作轨迹与理论分析及仿真轨迹的一致性,验证了取苗机构设计的正确性。搭建自动取苗试验台进行取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机构工作性能可靠、稳定,取苗频率为80株/min时,取苗成功率为92%,投苗成功率为94.2%,伤苗率为2.9%。研究结果可为番茄钵苗全自动移栽机自动取苗机构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高纬度地区多功能日光温室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纬度地区的传统日光温室常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冬季生产需要补温,果蔬种植和加工环节分离,运输中容易发生冻害,制约该地区温室的冬季生产。该文基于传统日光温室优点及存在问题,结合高寒地区气候特点,从温室结构优化和功能创新2方面提出新型日光温室设计方案。利用经典温室设计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对采光角度、前屋面弧度、保温性能等进行优化,并对雪荷载、风荷载、屋面活荷载、作物吊挂荷载进行计算,利用结构分析软件midas计算温室结构的受力稳定性,对温室各参数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验证。优化结果为:总跨度16 m,一层种植部分跨度9 m,生产加工部分跨度7 m,总高度6.5 m,前屋面主采光角37°,土地利用率达到1.7。该设计实现了高纬度地区温室冬季不加温种植果蔬,利用传统温室后墙的遮阴部分,创造地上、地下3层使用空间,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种植、加工、存储多种功能集成,是高纬度地区日光温室的一种创新尝试,可以作为棚室种植园区的核心节点温室。  相似文献   
45.
Intensive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s has rapidly expanded in China since the 1990s and increased to 1.3 million ha of farmland by 2016, which is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We conducted an 11‐year greenhouse vegetable production experiment from 2002 to 2013 to observe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dynamics under three management systems, i.e., conventional (CON), integrated (ING), and intensive organic (ORG) farming. Soil samples (0–20 and 20–40 cm depth) were collected in 2002 and 2013 and separated into four particle‐size fractions, i.e., coarse sand (> 250 µm), fine sand (250–53 µm), silt (53–2 µm), and clay (< 2 µm). The SOC contents and δ13C values of the whole soil and the four particle‐size fractions were analyzed. After 11 years of vegetable farming, ORG and 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C stocks (0–20 cm) by 4008 ± 36.6 and 2880 ± 365 kg C ha?1 y?1, respectively, 8.1‐ and 5.8‐times that of CON (494 ± 42.6 kg C ha?1 y?1). The SOC stock increase in ORG at 20–40 cm depth was 245 ± 66.4 kg C ha?1 y?1,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ING (66 ± 13.4 kg C ha?1 y?1) and CON (109 ± 44.8 kg C ha?1 y?1). Analyses of 13C reveal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newly produced SOC in both soil layers in ORG. However, the carb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CE: increased organic carbon in soil divided by organic carbon input) was lower in ORG (14.4%–21.7%) than in ING (18.2%–27.4%). Among the four particle‐sizes in the 0–20 cm layer, the silt fraction exhibited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increase in SOC content (57.8% and 55.4% of the SOC increase in ORG and ING, respectively). A similar trend was detected in the 20–40 cm soil layer. Over all, intensive organic (ORG) vegetable production increases soil organic carbon but with a lower carb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than integrated (ING)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46.
为更好探索秋冬茬盆栽彩椒栽培技术,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示范了椰糠盆栽彩椒营养液循环栽培生产模式。采用自动灌溉、合理的水肥配比、回流液回收利用及栽培管理技术,其中栽培技术内容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及管理、授粉、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等,实现水肥配比合理化,节省人工;肥效较高,水肥循环利用率达90%,节水50%以上;使作物生长健壮、抗病力强,施药次数减少;667 m~2产量达5 570 kg,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20%,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7.
棚室蔬菜产业在黑龙江省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供给侧改革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黑龙江省棚室蔬菜生产规模近年来发展较快,技术支撑需求也与日俱增。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棚室蔬菜发展规模与技术服务支撑能力不匹配的现状,提出了基于云服务的棚室蔬菜智能终端系统及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本研究以专家服务为主、数据挖掘技术为辅,以物联网设备为感知手段、以智能手机为用户终端,利用云服务对知识、资源、物联网数据的整合配置能力,提供蔬菜专家及棚室蔬菜用户对信息获取、存储、分析和决策的高效解决方案。本研究的部分内容已在黑龙江省农业科研部门、企业、蔬菜合作社、农户等不同用户群体中实验应用,能够为专家提供棚室蔬菜生产环境的远程问诊手段,适用于各类棚室蔬菜应用场景。本研究还提出了对大规模应用场景下的技术解决方案建议,可在全国的棚室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实现更广泛高效的专家技术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48.
光温耦合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根区温度与LED补光耦合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设置了根区加温、2种光照强度与2种光质配比3因素裂区试验,另外设置了根区不加温与不补光对照,共10种组合处理。结果表明:根区加温与补光都能显著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提早番茄上市时期与提高番茄的营养品质,其中补光密度为40 μmol/(m2·s)更能显著提高番茄的生长与产量以及果实品质;而补光光质红蓝比为3:2时更能促进番茄生长以及提高番茄的产量,但光质红蓝比为1:1时,更有利于提早番茄果实前期转色日期,且能增加番茄果实的糖度。另外,根区加温与光强耦合相比于根区加温与光质耦合效应更能促进番茄生长以及提高番茄的产量。总体表明,根区加温与光密度为40 μmol/(m2·s)及光质为红蓝比3:2的耦合处理更符合日光温室番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49.
开展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研究,对于探寻适宜的农业生产策略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传统因素分析法,并进行了创新,对高品质番茄产业链技术经济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番茄生产成本产值率的一级指标是产量、价格、成本,以价格对成本产值率的影响指数最大;影响番茄生产成本产值率的二级指标是新销售方式、新技术、新品种,各二级指标对成本产值率的影响指数大小顺序是生产规模和地域因素、番茄采后保鲜袋包装技术、番茄流通销售保鲜技术;构建了番茄产业链的有效技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50.
本文针对番茄汁加工技术当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以期为番茄汁加工企业提高番茄汁品质提供一定的技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